专访小桔灯集团杨贤耀:以AI赋能教育,打造智能学习新生态

2025-04-27 16:42   来源: 环球周刊网

      4月27日,在武汉洪山科创大厦12楼的一间会议室里,杨贤耀刚刚结束了一场关于AI学习机的产品讨论会。作为小桔灯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,这位深耕教育行业20多年的“老兵”,如今正带领团队在AI+教育的赛道上加速奔跑。

      “很多人问我,一个做传统教育的老兵,为什么要all in AI?”面对记者的提问,杨贤耀笑了笑,“当科技重构所有社会生存方式时,教育不可能置身事外。把最纯粹的教育,献给最可爱的孩子,是小桔灯的品牌理念。”

杨贤耀在桔灯未来新品发布会上


      从一盏灯到AI星河

      2004年,杨贤耀从学校辞职,凭借5000元资金创办小桔灯教育,品牌名称取自冰心笔下那盏温暖人心的《小桔灯》。从最初的作文培训班,到如今覆盖全国的千校教育集团,小桔灯用21年时间,成功推出《小桔灯能力阶梯序列作文》、《小桔灯实战阶梯序列作文》《狸懂懂慧悦读》、《智慧演说+》、《绘读绘演》等一系列爆款课程,累计培训超过1000万学员。

      “我们赶上了民办教育的黄金时代,也见证了传统教育模式的瓶颈。”杨贤耀回忆说,“2023年,一个偶然的机会,一台普通的平板学习机,让我对未来的线下教育形态有了深层次的思考,换言之,当科技改变我们生活的时候,教育又怎么可能不会出现颠覆性的改变呢?”

      正是这些思考,促使杨贤耀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:投入巨资研发AI学习机。为此,他找到了志同道合者——在教育信息化领域摸爬滚打10多年的肖勇。两人一拍即合,合作成立了高科技公司——桔灯未来创新科技公司,毅然投身AI+教育赛道。

      这个决定却在公司内部引发了激烈争论。“有人劝我,放着好好的线下教育不做,搞什么高科技。”杨贤耀说,“但我觉得,小桔灯作为一个在全国语文校外培训领域的头部品牌,应该时刻站立在时代的潮头,这既是责任,也是使命。”

杨贤耀


      “芯”中的教育情怀

      走进桔灯未来AI学习空间南湖直营店,记者看到了最新发布的桔灯未来智能学习平板Y1。这台搭载了八核CPU芯片的设备仅重560克,采用国内领先的AI大模型,覆盖中小学段全学科主流教材,不仅能实时批改作文,还能实时监测学生学习情况,并给出合理化学习建议。

      “技术再先进,要想真正通过科技去拥抱教育的本质,服务仍然是关键,并不是说有了一台机器,就完成了教育形态的重构。”杨贤耀强调,“我们的AI学习机不是要取代老师,而是要做老师的得力助手。”他进一步阐述,在桔灯未来AI学习空间的规划里,除智能学习平板外,还配备督学师和学习规划师,为学生提供答疑、心理疏导等服务,并利用督学管理系统实时跟进学习情况,动态调整学习计划,真正做到因材施教,优分优能,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核心竞争力。

      更让杨贤耀自豪的是学习机的“桔灯文化内核”。“小桔灯人一直信奉‘用产品撬动市场,用服务缔造口碑’的经营理念,提倡强者形象、极致思维,因此针对AI学习机项目,我们围绕精准学,打造了学生端、督学端、家长端、后台管理端4个端口和AI学习空间,共包含2000多项功能,远超市面上其他学习机,课程资源则涵盖了学、思、练、测、评等各个环节。”他说,“技术可以迭代,但教育的本质、文化的根基不能丢。”

桔灯未来AI学习平板Y1


      “笨功夫”与“快变量”

      在AI+教育领域,小桔灯并非先行者,却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路径。

      “我们做了很多‘笨功夫’。”杨贤耀介绍,为了训练智能学习平板的作文批改能力,研发团队收集了超过100万篇学生作文,每一篇都由专业教师进行人工标注。“这个过程花了整整一年时间,但值得。”

      这些“笨功夫”换来了实实在在的效果:去年底,桔灯未来智能学习平板开始在桔灯未来AI学习空间试用,甫一面市就引起轰动,用户满意度达97.8%。经过一个多月的试用,智能学习平板帮助孩子们语文单科平均提分20分以上。

      “教育是个慢行业,但技术是个快变量。”杨贤耀说,“我们要做的,就是在快与慢之间找到平衡点。”

AI学习空间


      “老兵”的新使命

      如今的桔灯未来已经形成“智能学习平板+AI学习空间+运营服务体系”的完整生态。短短两个多月,桔灯未来AI学习空间已在湖北、湖南、贵州、河南、云南、黑龙江、江苏等地“开花结果”。

      但在杨贤耀看来,这只是一个开始。

      “随着科技的发展,AI教育产品会越分越细。我们在不断迭代一代机的同时,也在研发新一代学习机,未来孩子们可以通过视觉、听觉、触觉等多维度完成整个学习的过程,因为这种体验感更符合孩子的生理习惯和学习习惯。”他透露,“我们还在探索AI技术在文化传承中的应用,让经典文本成为不可篡改的数字基因。”

      谈到未来,这位教育老兵眼中闪烁着光芒。“我常常想起冰心先生笔下那盏小桔灯,它虽然微弱,却能照亮前行的路。”他说,“现在,我们要用AI技术,让这盏灯照亮更多孩子的未来。”

体验AI学习机


      记者手记

      采访结束时,杨贤耀向记者展示了一组照片:从2009年开始,小桔灯陆续举办了11届全国校长峰会,从当初的78人参会,到最近一届1000多人参会。“无论人员如何改变,我们的教育初心不会变。”他说。

      从一盏灯到AI星河,杨贤耀用21年时间,完成了一个教育老兵的“芯”选择。在这个技术狂飙的时代,他的故事告诉我们:教育的本质和教育者的初心从未改变,改变的只是抵达的方式。

      正如他所说:“技术可以重塑教育形态,却永远无法替代教育者的情怀。”


责任编辑:文刀刘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环球周刊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
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投诉建议 sitemap

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,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