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咸安区首家村投公司发力 引红安苕扎根桃林生金

2025-08-25 09:19   来源: 互联网

雨后初晴,咸宁市咸安区贺胜桥镇桃林村的红薯地里,村主任王峰一锄头下去,薯藤带出五六个硕大红薯,“这一蔸至少两斤半,一亩地能收5000斤,是普通红薯的4倍。”

去年底,贺胜桥镇赴红安县招商。今年3月,25岁的贺楚山带着红安老家的“珍宝”——整整8车、70万株脱毒薯苗来到咸安,成功将“板栗薯”“西瓜红”“淀粉薯”三种红安当家品种移植到桃林村的红壤土上。

地膜之下,黑色滴灌管如毛细血管般延伸,水肥精准直达每株根部。展示着手机里的管网图,贺楚山介绍,每亩地铺设660米滴灌管,配合移动式水肥一体机。“精准滴灌,节水节肥。前不久大旱,我们的红薯田毫发无损。”

新品种、新技术落地,得益于村投公司的利益联结机制。2023年,桃林村成立的劳务公司,组织农民承接工程,积累利润后,又成立了农业劳务公司,以“三七开”模式,与贺楚山所在的湖北省优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,盘活联投公司300亩闲置土地,打造城郊新多彩农谷。“村投公司以土地、大棚等入股,占股三成,优泽公司带种苗、技术、设备入股,占股七成,利润按股分配。”桃林村党委副书记余斌介绍。今年4月,150亩红薯基地开始移栽,在此务工的农民,已从栽种管护中获得10万元工资。

眼下,150亩采摘园,阳光玫瑰每斤5至10元的亲民价格,让游客在朋友圈呼朋引伴。50亩黄金甘蔗即将迎客,38个西瓜温棚里瓜蔓青青,静待元旦、春节旺季。

余斌说,待红薯基地扩至2000亩,村里将自建苕粉加工厂。“贺胜桥鸡汤配上本地苕粉,就像热干面配芝麻酱,绝配!”

供稿:贺胜桥镇人民政府

作者:彭翠楠 李婷婷 高雪梅


责任编辑:胡编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环球周刊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
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投诉建议 sitemap

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,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