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的家妍膳美溯源美丽中国行:一株石斛的三年远征
北纬31°的安徽霍山,层峦叠嶂的大别山深处,采药人踩着湿滑岩壁,指向一株节密皮紧的植物:“鸡不叫狗不咬的地方,才有真仙草。”他所珍视的,正是被誉为“中华九大仙草之首”的霍山石斛。1700年前《名医别录》载明“石斛生六安,山谷水傍石上”,指向的正是这片神奇土地。而今,在2025年8月,伊的家联合内调营养品牌妍膳美,深入霍山86平方公里核心产区,开启一场关于石斛的品质溯源之旅,揭示新品红参石斛饮背后的自然与科技密码。
自然馈赠
北纬31°的逆境珍稀
霍山的传奇,镌刻在极致的自然环境里。“霍山冬天零下23度,夏天42度,60度的温差,让石斛拼命积累着多糖和黄酮。”当地采药人的话语,道出这片土地的神奇。剧烈的温差、充沛的负氧离子、山林间流淌的清泉,共同锻造着霍山石斛卓绝的品质——其核心成分石斛多糖含量高达≥44.8%,更含有8种以上珍稀生物碱。这是大自然给予严酷环境的生命补偿,也是品牌研发团队选择当地石斛作为产品原料的根本原因。
然而这份馈赠曾濒临消失。野生石斛自然繁衍率仅百万分之一,对温度、湿度、光照的苛刻需求使其几乎无法人工培育。“这是天道给予人类的难题,但我们团队却偏要逆天改命。”育苗基地的科研人员讲述了一场长达数年的生命接力:推翻“先生根后长叶”的教条,尝试“先长叶再生根”的培育方式。历经365天培室培育、365天大棚驯化、365天野外放归,一株药用石斛才真正长成。从悬崖绝壁到组培瓶,再到规模化育苗大棚,以科技之力守护物种延续,让千年仙草得以持续滋养今人。
古今对话
霍山石斛的应用新生
从深山到城市,石斛的旅程承载着千年的智慧。在枫斗非遗传承人的作坊里,时间仿佛被凝固。“捻皮要柔,烘焙要稳,绕条要快...好的枫斗螺旋紧实,断面像蜜蜡透亮。”拥有四十年经验的手艺师傅指尖翻飞,将新鲜石斛茎条加工成被霍山人称为“石斛舍利子”的枫斗。这项非遗工艺锁住了活性精华,更延续了古人的滋补智慧。
当传统智慧遇见现代需求,妍膳美研发团队也开启更深层的探索。据研究发现,霍山石斛富含100多种营养成分:石斛多糖、石斛碱、SOD超氧化物歧化酶、黄酮及多酚类物质。那么,如何让这些活性成分高效释放并协同作用?品牌将目光投向中医经典“君臣佐使”理论——以红参为“君”提供温补动力,石斛为“臣”赋予清润滋养。经过多次配方调试,最终锁定12:5的黄金配比,在实验室精密仪器监测下,每一批次成分构成清晰可溯,确保古人智慧精准落地于现代产品。
研发创新
从深山秘境到日常滋养
站在研发实验室中,一场创新革命正在发生。“石斛的细胞壁像顽固的堡垒。”研发工程师指着一组对比数据解释:传统高温煎煮会使60%活性成分失活,多糖溶出率仅12%。为攻克此难题,团队创新采用-5℃低温气流破壁技术,如同用“分子手术刀”精准拆解细胞壁,使石斛多糖、黄酮等关键成分溶出率飙升至98%。
但挑战并未结束。高纯度提取物面临杂质多、溶解难的痛点,研发团队再突破“复合溶媒技术”,实现遇水3秒全溶无沉淀。更以“水提阳,醇取阴”双法分炼工艺:水提专注石斛多糖,纯度提升47%;醇取锁定红参皂苷,生物碱活性保留92%。三重技术革新环环相扣,让古籍中“久服厚肠胃”的石斛功效真正被现代人体高效吸收。
从霍山石壁上的三年等待,到实验室里千万次失败后的技术突破;从1700年前《名医别录》的记载,到今日口中即得的滋养——伊的家以科技为桥,以溯源为证,重新定义“好品质”。相信在未来,品牌也将继续推动内调营养产业的科学化发展,挖掘更多中国好原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