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赋能产品矩阵,逐本以芳香疗愈构建东方护肤生态

2025-09-08 12:02   来源: 环球周刊网

  在“中国好配方・红人之夜”暨逐本品牌媒体交流会上,创始人刘倩菲的一句话道破品牌初心:“让普通女孩无负担享受曾经小众昂贵的芳香疗愈”。这份初心,从2017年逐本着手研发首款纯植物油精油卸妆油开始,逐渐成长为服务超3000万消费者、入驻 5 万多家线下门店的国货力量,更让业界看到了一个品牌如何以技术为刃,划破卸妆油市场的 “油腻” 困局。

  2018年,逐本推出首款纯植物油体系精油卸妆油,并首创"1秒乳化"烧杯实验,用直观的技术演示打破消费者顾虑,推动整个卸妆油市场的教育与发展。

  2019年起,逐本开始着力搭建"全极性油脂"体系,为解决该体系的乳化难题,品牌打破传统"筛选乳化剂"思路,转向"反向设计乳化剂"。为此,逐本与日本太阳化学(植村秀、FANCL 核心技术供应商)合作,耗时一年半研发出"临界乳化技术",定制专属乳化剂 ZB-1,实现毫秒级乳化速度与彻底无残留的净彻效果。

  2023年,逐本再次突破行业技术瓶颈,首创"三态微乳"体系,该体系通过多极性油脂+多元醇+水+乳化剂的精准配比,形成独特微乳结构,不仅大幅提升水性彩妆溶妆能力,对油性彩妆溶解力也同步提升5%,攻克了"水性彩妆难卸" 的长期难题。

  同时,逐本将品控维度精准下探至原料的分子层面。逐本联合东邦化学顶尖实验室,引入生命科学领域用于精准筛查遗传病的飞行时间质谱仪(TOF-MS),为大分子乳化剂建立"分子指纹"档案。通过检测其分子量分布与关键结构特征,确保每一批原料都具备高度一致的分子"指纹"。

  为更精准地测评卸妆净彻程度,逐本再度借助仪器从分子层面识别并定位不同彩妆的残留。2023年,逐本与未名时光合作,引入了生物医学领域的拉曼光谱成像技术。这使得卸妆力的评测彻底摆脱了肉眼与人体感知的"宏观效果"所存在的局限性和差异性,迈向"微观实证"与"分子级别洁净"的新阶段,更为后续的产品迭代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扎实的科学依据。

  此外,利用动静摩擦仪测试洗后摩擦力,以洗感优异的洁面产品为参照,持续优化卸妆油的洗感;联合日本太阳化学食品中心,借助蠕变仪模拟手指涂抹过程,通过曲线数据优化膏体配方,精准量化卸妆膏的软糯程度与丝滑度,进而研发出"精控析晶"工艺。在配方上则采用既柔软又坚固的"3D 锁油网"。工艺与配方的双重革新让平价卸妆膏也能拥有"一抹即化"的高端肤感。

  在创新技术的支撑下,逐本针对不同肤质与妆容需求,推出多款明星产品。在逐本的产品矩阵里,每一款产品都藏着“技术+芳疗”的双重基因:清欢水感洁颜油满足大众对清爽卸妆的需求,晨蜜卸妆油守护敏感肌,玉感卸妆油适配浴室场景…… 截至2024年,逐本已推出覆盖不同肤质、妆容与场景的各类产品,而今年9月即将上市的云檀卸妆油与遇见卸妆膏,更将 “养卸一体” 与 “敏肌呵护” 推向新高度——这背后,是逐本以技术赋能产品,以芳香疗愈重构东方护肤生态的坚定实践。

  为了实现这一理念,逐本已在尝试更多芳疗场景。2023年,逐本与国家级中医香疗研究机构"古香今韵"达成合作。在政府的支持下,双方共同成立了联合实验室,并签订了多项专项技术及专利合作协议。并率先引入了该所研发的"中医香疗精油原料内控标准体系(ATCM-SEE)",每一批精油原料都需经过多达4轮11项的严苛检测与分析,从化学成分、活性物质含量到安全性进行全面筛查,从根本上确保了精油原料的极致纯净、高效与安全。

  此外,逐本还曾联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开发"银河六律"睡眠专利精油,延伸出睡眠喷雾、蒸汽眼罩,成为其内购第一单品和小红书复购之王。

  这一切对于"芳⾹疗法"的极致追求,都深深植根于逐本对东方香养文化的重新演绎。香养文化自夏商发轫,历经演变,孕育出西方芳香疗法、中医香疗、阿育吠陀三大自然疗法体系。它们共通的底层哲学,都是笃信身心一体、天人相应、和谐共生,这已然成为现代医学之外重要的辅助疗愈方式。而逐本所倾力践行的,正是将这份古老的东方智慧与当代科技深度融合,让传统香养在当下焕发新的生机。

  未来,逐本的芳疗布局还将进一步拓展。刘倩菲透露,品牌计划打造逐本山居疗愈酒店、芳香养老院,让东方芳疗从护肤场景延伸到生活场景——这意味着,逐本不再是单纯的“卸妆品牌”,而是以芳香疗愈为核心,构建涵盖护肤、睡眠、住宿、养老的东方生活方式生态,让更多人感受自然香气的疗愈力量。


责任编辑:小美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环球周刊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
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投诉建议 sitemap

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,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