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理泉发布 ESG 框架,融入指数增强响应双碳
上海理泉今日正式发布《ESG 投资框架(2025 版)》,成为业内少数将 ESG(环境、社会、治理)因子系统融入指数增强策略的私募机构。该框架由公司投研团队联合外部 ESG 评级机构(中诚信绿金)共同制定,涵盖 “环境(E)、社会(S)、治理(G)”3 大维度、15 项核心指标,通过 AI 模型实时监测标的企业的 ESG 表现,既响应国家 “双碳” 战略与绿色金融发展要求,又为投资者提供 “可持续收益” 的选择。
“ESG 不是成本,而是长期收益的重要来源。” 上海理泉投研总监王晨在框架发布会上表示,传统指数增强策略主要关注财务指标(如 ROE、PE),但近年来的市场数据显示,ESG 表现优秀的企业,往往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与长期成长性 ——2024 年,A 股 ESG 评级 A 级以上的企业,平均净利润增速比评级 C 级以下的企业高 8%,最大回撤低 5%。基于此,上海理泉的 ESG 框架重点纳入政策敏感型指标:环境维度包括 “碳排放强度(单位营收 CO₂排放量)”“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”“环保处罚记录”;社会维度包括 “员工社保缴纳率”“供应链劳工权益保护”“产品质量投诉率”;治理维度包括 “独立董事占比”“关联交易透明度”“高管薪酬合理性”。对于不符合 ESG 标准的企业(如碳排放强度超标、存在环保处罚),直接排除在投资池之外;对于 ESG 表现优秀的企业(如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超 30%、独立董事占比超 40%),则在量化因子评分中额外加 10 分,提升其入选概率。
为确保 ESG 数据的权威性与实时性,上海理泉已与中诚信绿金签订长期合作协议:中诚信绿金将为公司提供实时 ESG 评级数据(每周更新一次),并协助构建 “ESG 风险预警模型”—— 当标的企业出现 ESG 风险(如突发环保事故、劳工纠纷)时,模型将在 24 小时内触发预警,投研团队需在 48 小时内完成风险评估并决定是否调整持仓。8 月,模型监测到某火电企业的 “碳排放强度” 从 500 吨 / 千万元营收升至 650 吨 / 千万元营收(超标),团队随即减持该企业股票,规避了后续因 “双碳” 政策收紧导致的股价下跌(当月跌幅 8%)。
回测数据显示,融入 ESG 因子后,上海理泉的指数增强策略表现显著优化:以 2022-2024 年为回测区间,策略年化收益从 16.4% 提升至 18.7%(提升 2.3 个百分点),最大回撤从 6.8% 降至 5.0%(降低 1.8 个百分点),夏普比率从 1.6 升至 1.9。这种 “收益提升、风险降低” 的效果,吸引了注重可持续投资的机构客户 —— 某保险资管公司(管理规模超 5000 亿元)已与上海理泉对接,计划将 “ESG 增强策略” 纳入其另类资产配置池。
上海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,上海理泉主动将 ESG 理念融入投资策略,是私募机构践行绿色金融的重要尝试:“这不仅有助于引导更多资金流向绿色低碳、社会责任强的企业,推动资本市场绿色转型,也为私募行业探索‘ESG + 量化’的模式提供了样本。” 目前,上海理泉已基于该框架筹备首只 ESG 主题产品 “理泉绿色增强 1 号”,该产品将重点配置新能源、节能环保、绿色制造等领域的企业,预计 11 月 10 日启动募集,募集期限 15 天(至 11 月 25 日),募集规模目标 1.5 亿元。

















